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开展“蜀道上的大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孙红霞  日期:2025-06-25  浏览次数:2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4月10日—6月22日,概论教研室组织500余名学生分批次前往翠云廊、明月峡、唐家河自然博物馆、中国红军城、昭化区天雄村等地开展“古蜀道·新征程”思政课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文明厚度、用行走感悟信仰力量,用青春践行时代担当。
    漫步翠云廊,厚植奋进力量。200余名学生徒步翠云廊古蜀道,倾听古柏保护工作者剖析生态蜀道,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了解古柏生态保护常识、古柏前世今生历史的同时,牢记总书记嘱托和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由“自然之树”成长为党和国家需要的“参天大树”,激发内心“强国有我”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生在翠云廊开展社会实践
    寻访蜀道文化博物馆,增强文化自信。130余名学生同明月峡文物保护工作者围绕“千年天工与文明韧性:明月峡古栈道营造技艺”“军事史诗与精神图腾:天下雄关剑门关”等话题解读历史、军事蜀道,具象化中华文明连续性。学生在了解剑门蜀道的重要战争、千古名篇及蜀道咽喉明月峡的人文特色之后,分享蜀道诗文、蜀道民谣、蜀道传说等,跨越时空感悟蜀道文脉。
学生在明月峡开展社会实践
    踏寻振兴实践,砥砺报国情怀。150余名学生赴昭化区天雄村,倾听村史馆工作人员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园以及电商助农讲述经济蜀道,从小窗口看大变化,解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幸福密码”,实证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学生代表分享研学心得,争当“乡村好物”推介官,激发朋辈教育的情感共鸣。
学生在天雄村开展社会实践
    徜徉绿色长廊,守护生态根脉。40名学生置身自然氧吧唐家河,在唐家河探访古蜀道上的“生命家园”,体验古道商贸文化遗存,了解古蜀道商贸流通、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
学生在唐家河自然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
    此项“蜀道上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围绕蜀道历史-文化-军事-经济-生态五维主题展开,旨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凝聚主讲+辅讲师资合力,构建历史+现实育人情境,启迪学生思想,引领学生成长。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持续打造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